作者是 Excel Team
|
TUE, 09 2 2010 14:28 |
這一篇寫很長,但也只是我自己的經驗談而已。
12年前當時才18歲,剛開始接觸電腦,Lotus 1-2-3讓我開始喜歡試算表軟體,現在使用EXCEL一些重要觀念,也是當時培養的。當初按照課本上的步驟可以畫出漂亮的統計圖表,可以寫出自動化的巨集,用vlookup函數可以找到相對應的資料,對當時在唸五專電機科的我而言,真的感覺應該去唸資管才對。(很懷念,要用倚天中文系統才有辦法打中文字^_^) 其實,我從未『認真學習』過EXCEL,但在南亞技術學院資管系求學時,『行銷管理』、『財務管理』、『資料庫』、『統計學』等這些課程,即使課本上沒有相關的EXCEL範例,我依然將所有課本上的資料使用EXCEL跑一次。也就是說,我希望可以作到EXCEL在各個領域上的應用。這對我日後在研究所鑽研『資料探勘』上有很大的幫助。
遇到陌生問題的解決方法: 當我遇到一個陌生的問題時,我會先問自己:『如果我不會EXCEL,我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』,再將自己的想法,轉成可以解決問題的函數。另外,把問題簡單化,還有將大問題切割成其他小問題,再將每小問題解決,都是很重要的方法。所以當看到一個很複雜的公式,其實大部分都是使用上述的方法完成。
函數: 如果有人說EXCEL的函數每個都玩過,其實那沒什麼了不起。真正的高手是可以利用各種不同函數組合解決問題(例如:檢查身份證字號是否正確)。所以,函數只是解決問題的工具,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。另外還有『陣列公式』是很重要且非常好用的工具,務必將她學好。
巨集(Macros)與VBA(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): 透過巨集功能可以將操作Excel的動作錄製下來,並且在停止錄製之後,可以像錄音機一樣重覆撥放(執行)。在錄製的過程當中,Excel會將每個指令動作轉成相對應的VBA程式碼。對初學Excel的人而言,熟悉巨集的錄製,以達到可以快速完成重覆性的工作為最主要的目標。
書籍: 書很重要,但不是每本都要買,基礎的書籍一本就夠了,我的EXCEL書籍大約有30本左右,大部分都是討論EXCEL在各個領域的應用,還有國外的原文書我也建議可以看看(推薦作者:Bill Jelen、John Walkenbach)。EXCEL是所有OFFICE軟體中,最不注重版本(觀念及方法正確,任何版本都一樣)。另外,當我在看書上一些範例的時候,除了吸收作者所要傳達的知識外,我都會問自己,這個問題只有作者這一種解法嗎?我會照自己的想法再解決一次書上的問題。這部分是訓練自己將來若遇到陌生問題時,可以依照自己的思考邏輯解決。 以上是我玩EXCEL的一些經驗,提供給想學好EXCEL的朋友。
|
最近更新在 MON, 24 9 2012 11:27 |